当前位置:主页>资讯>人物观察>
 
全部
 
陈振濂:像蒲公英一样播撒书法教育的种子
2014-08-13
编辑 : 雅维
作者 : 冯源
浏览次数 : 
富春江徐徐流过盛夏,在富阳鹳山前回水停留,形成了当地著名的春江第一湾。水边一处校园里并没有假期应有的寂静,来自全国各地的134名教师正在接受一次难得的书法教学培训。...

     富春江徐徐流过盛夏,在富阳鹳山前回水停留,形成了当地著名的“春江第一湾”。水边一处校园里并没有假期应有的寂静,来自全国各地的134名教师正在接受一次难得的书法教学培训。

  读帖、临帖、讨论、听课,经过10天的研习,书法教师们整装待发。发起这项公益培训计划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教授希望他们能像蒲公英一样,回到当地播撒书法教育的种子。
  而培训计划也被陈振濂命名为“蒲公英计划”。
  书写民生再出发
  1981年,陈振濂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第一批书法专业的研究生,受业于陆维钊和沙孟海两位大师。此后,他长期在中国美院和浙江大学执教,倡导“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强调书法创作的构思、主题、形式与技巧的综合性。
  不过,倡导学院派的书法家并没有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在2012年,他就曾举办过一场书写民生的书法展,每天阅读10多份报纸,摘录书写其中具有历史价值的内容,同时,他还与《钱江晚报》合作,通过微博、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征集社会各阶层的民生诉求:民工购票难、择校风、城镇化、“男孩危机”、“双独家庭”养老……
  当今的书法展览多给人以古意盎然之感,载体自然是祖先留下的文房四宝,题材也是前人创作的诗词歌赋。对此,陈振濂认为当代书法存在“双重性格”。“古代书法是实用的,《兰亭序》、《祭侄稿》写的都是现实的内容;而当代书法艺术表现是书法家自己的,而书写内容却是从古人那里抄现成的。”
  为了求解当代书法的“双重性格”,陈振濂当时想到了书写民生。“书法对于当下社会生活的关注度是不够的,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是较遥远的,它大概是离现实生活最远的一门艺术。因此,我们要认真地提倡书法与现实生活的衔接,拉近书法与观众的距离。”
  而“蒲公英计划”则是书法家“书写民生”的又一次探索。陈振濂在2012年举行了作品拍卖专场,筹资300万元,联合浙江日报、美术报,在2013年发起了这项面向全国书法教师的大型公益培训计划,3年免费培训3期共300名基层中小学书法教师。
  2013年7月25日,“蒲公英计划”首期在浙江省富阳市开班,全国有800多人报名,134人成为首批学员。所有学员免收学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员还可获得交通和食宿的全额资助。而今年7月10日至20日,“蒲公英计划新疆专区”也在乌鲁木齐开班,来自新疆16个地州市的100名老师成为首批学员,他们来自汉族、回族和维吾尔族等民族,其中的15名优秀人员参加了7月25日在富阳市实验小学开办的“全国班”。
  求解书法教育之困
  2011年8月2日,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了书法进课堂的明确要求,这对于长期呼吁加强书法教育的有识之士而言,自然是一大胜利,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书法基础教育所面对的的诸多困局。
  今年的134名蒲公英学员分别来自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他们中绝大多数是语文教师,也有一部分美术及其他课程的教师,而专职书法教师凤毛麟角。
  一位来自中部某省的教师说,他们县有400多所中小学,而能担当书法教师的只有300多人,其中80%是语文教师,余下的则是体育教师和美术教师,而恰恰是两位体育教师书法课上得最好,因为他们毕业于师范美术专业。
  除了师资力量不足之外,怎么教也是书法教师面临的拦路虎。几位教师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不少基层的书法教师因为缺乏专业素养,都有看不懂教材的困惑,只能让学生把教材当字帖照着练。
  而一些中学的书法教师更发现,由于在小学没有接受过书法教育,怎么给中学生补书法课更是为难。一位教师说,当地的书法教材是让小学生学楷书,初中生学行书,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讲,这个学习流程自然没有问题,但是让现在的初中生,跳过楷书学行书力不从心。 “一个顶级的一流书法家,是否必然是一流的书法教师?一个二流的书法家,有无希望成为一个一流的书法教师?”陈振濂认为,书法家关注技法提升是独善其身,而书法教师关注经典解析与传播,是兼济天下。
关键词 : 
陈振濂  蒲公英  教育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