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画纸上马的变化
2014-02-19
编辑 : 汤志园
作者 : 京华时报
浏览次数 :
徐悲鸿《奔腾万里》 郎世宁《百骏图》 韩干《照夜白图》 徐累《青花地》 马是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唯马首是瞻等,都充分证明了国人对于马的...

徐悲鸿《奔腾万里》

郎世宁《百骏图》

韩干《照夜白图》

徐累《青花地》
马是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唯马首是瞻”等,都充分证明了国人对于马的钟爱。我们特邀了艺术评论家杨卫来和读者一起追溯和解读古今画纸上“马”的变化。
□画马溯源
古代 遵循传统的白描和工笔
最早的有据可查的画马画家是唐朝的曹霸。据记载,曹霸能文善画,时人甚至以其祖先“三曹”比之,有“文如植武如操字画抵丕风流”之美誉。遗憾的是,曹霸的画迹现已不传世了,但是杜甫作有《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观曹将军画马图》二诗,对其画艺极加称赞。《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有这样的描述:“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作为被世人所熟悉的画马大家韩干,在杜甫的诗词中,其水平是逊色老师曹霸的,足见杜甫对曹霸作品的认同。
元代画家赵孟頫是传统画马技法中非常著名的一位。据记载,他自评“吾自小年便爱画马,尔来得见韩干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云”,可见受韩干的影响很大。他的作品存世也较多,像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都存有他的作品。北宋画家李公麟,尤工画马,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他的作品皆不着色,全画用白描法,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更好地展现了李公麟的白描,并称之为“白描大师”。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古今画纸上马的变化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高清推荐
书画论坛热帖
国画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