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大众化或者精英化?对当代书法发展的思考
2014-02-28
编辑 : 叶鹏飞
作者 : 中国艺术报
浏览次数 : 
大众化之路是书法发展的基础。书法必须要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要有众多的参与人群,要有不同层次的书法创作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全国各省、市、县相继...

大众化之路是书法发展的基础。书法必须要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要有众多的参与人群,要有不同层次的书法创作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全国各省、市、县相继成立了书协,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书法家和爱好者队伍,企业、机关以及民间的书法组织更多,加之各地赋闲退休的人员选择书法作为晚年的兴趣和寄托,这也成为了书法群体中活跃的一翼。此外,随着书法教育的不断开展,青少年学书法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书法大众化,使书法走向了人们日常生活——家庭布置、品鉴欣赏、业余活动,一切文化场所的活动都离不开书法。书法的大众化,正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不同层次的画廊兴起、民间美术馆的建立、书法经纪人的出现,收藏书法作为投资及礼品已成为普遍现象,加之以书法为题材的衍生艺术品不断出现等,这些构成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基础。

展览效应将主导书法艺术创作形式。当代书法发展伴随着中国书协举办的历届全国展、兰亭奖评比和各类单项展,以及省市各地方展览的频频举办,书家面对的是展览效果和效应,尤其是参展、获奖、加入书协已成为书家及许多书法爱好者的不懈追求,于是他们将展览效果和观赏效果放到了最核心的位置。在此作用下,书法形式追求大效果、大尺幅,追求别出心裁,用笔、结字上力求变化和丰富,布白上讲究发挥点、线、墨及其构成的关系,以达到展示效果、增强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与传统书法形式已有很大差别。展览作品和社会文化消费的作品在形式上已分道扬镳,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特征。

在取法上,师古与师今并存。一方面,碑与帖作为书法史上的两大体系为书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全方位、多层次的实验成为当代书家师古出新的风格。另一方面,由于评委的作用和获奖书家的影响,很多人的书风有着众多追随者。一些名家、名师、评委的麾下,凝聚着一批书风相近的书家,成为一个个小流派。由于当代信息加快、展览频繁、交流广泛、市场活跃,使书风的变化速度也随之加快,故而书风时尚化将成为今后书法创作为了适应展厅效应的趋势。

书法应更加是精英文化。从当代书坛现状看,中国书协理事、获奖书家和各地有影响书家构成了书法创作的精英队伍。从纯粹的专业创作队伍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各地书画院、书协、美术馆、文化馆、书画研究机构和大学专业教师中。一些书法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有着不同于一般书家的专业修养,往往还散布在教学、传播、出版、研究等领域。然而,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当代书家队伍与古代书家是大有区别的,他们在各项专业领域可能有着突出的贡献或成就,往往还是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科技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但这些精英人物整体上是与传统文化疏远的。而书法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古代书家多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这并不是书法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其形成过程中文人参与的结果,书法反映出的是我国历代书家在努力提高笔墨技巧的同时,追求品德、学识、修养的文化价值取向。所以,当代致力于书法艺术的精英,更需要注重“文以载道” 。当今时代,文人墨客的概念已发生重大变化,文化快餐、电脑、网络早已走进书斋,即使是书法专业的硕士、博士在学期间所研习的古典诗文也往往少得可怜。但书法发展到当代,其核心依然是表现书家的内心,表现书家的审美观和精神世界,而这就离不开文字的内容。中国古典诗词对书法形式(如尺幅、书体、章法)表现起着笔墨内在连续、内涵升华和激发创作灵感的作用。所以,从书法文化传承来思考,书法的传统文化情结既是适应展览和观赏的需要,更是保持精英文化的需要。

 

关键词 : 
大众化  当代书法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