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专家谈张大千:花鸟画成就不及山水人物画
2014-03-05
编辑 : 黄耿辛
作者 : 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 
张大千其人 张大千(1899 -1983),原名权,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斋名大风堂。祖籍广东番禺,生于四川内江。1917年与二哥善孖留学日本,在京都学染织。1919年回国拜曾熙、李瑞清...

张大千其人

张大千(1899 -1983),原名权,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斋名大风堂。祖籍广东番禺,生于四川内江。1917年与二哥善孖留学日本,在京都学染织。1919年回国拜曾熙李瑞清书画。1925年首次个人展在上海举行。1941年赴甘肃敦煌石窟,潜修临画,计276件,1944年出版《大风堂抚敦煌壁画》二册。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栖身海外,其间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湾。张大千诗、书、画、篆刻俱精,尤其开创了泼墨泼彩山水流派,推动了现代中国画艺术发展,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誉。

张大千是近百年中国画坛的传奇人物。他的艺术人生、艺术经历、艺术成就一直是当代美术史学专家、美术评论专家的重要研究课题。

传奇人生改写中国美术史

张大千早年从临摹古画入手,又在敦煌莫高窟度过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卧薪尝胆的艰苦岁月,临摹了大量的壁画,启发了他的艺术灵感也磨炼了他顽强意志。敦煌壁画艺术宝库,浩瀚无垠。这样博大精深的艺术滋养了他一生的艺术道路,是他取得辉煌艺术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张大千1948年在解放前夕离开中国大陆,开始了他长达几十年的巴西、美国、台湾漫长的艺术苦旅。他在巴西的八德园、美国的毕环庵和台湾的摩耶精舍研习书画篆刻且交友甚广。思念祖国和故乡的心绪贯穿着他的艺术创作和人生轨迹。而对于他的海外飘零,很难评价他的选择是正确还是错误,离开了祖国,离开了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离开了创作的源泉,而多次渴望再回大陆的愿望终于没能实现,不无遗憾地走完了他毁誉参半的人生道路。但若是他留在大陆,他在敦煌毁画的悬案、生活上的放纵、政治上的不清不白,很难预料他怎么能熬过历次政治运动。晚年他在台湾拥有相对平静创作环境,大量成熟风格的作品日臻完善,同时有机会在世界巡展中产生越来越大的艺术和社会影响。一个选择也改变中国近现代的美术史书写。

为中国山水画开辟全新世界

提起张大千,人们的兴趣点大都在他仿造石涛假画和破坏敦煌壁画的陈年旧账上徘徊,这两件事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论争之后也没有结果,完全不同的解释又都能充分地自圆其说。艺术家是矛盾的结合体,对艺术家的研究也应该承认其矛盾的存在。

张大千的山水画得益于他对传统中国画的深入研究,他涉猎广泛,博采众长,历代名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烂熟于心,临摹石涛则是他古画临摹的高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把个石涛演绎得真假难分,让近现代的鉴赏家见到石涛的作品就必想到张大千,战战兢兢欲言又止,不能定夺,留下了一个个永远没有答案的历史公案。

张大千艺术成就也得益于他的勤奋和睿智,他的山水画没有止步在对石涛的模仿成就上。他清醒地意识到没有创造、没有发展、没有艺术个性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他的山水画在构图、技法、表现方式上都独辟蹊径,创建了自己的艺术领地和艺术王国。尤其是他后期的山水泼彩画,浓艳华滋、笔墨淋漓、变幻无穷、天马行空,已入化境让人叹为观止,为中国山水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的人物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敦煌壁画的临摹,汉唐遗韵跃然纸上,浓妆艳抹,富丽堂皇,不管是写意还是白描,线条简练准确,绵中带刚,深得顾恺之吴道子之神韵,成为近现代学习人物画的范本。张大千的书法自成一格,和他的画作相得益彰,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张大千有两个学生,一个是人物画家潘絜兹,一个是山水画家何海霞,他们也各有所长,是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花鸟画成就不及山水人物

张大千的花鸟画与他的山水、人物画艺术成就相去甚远,无论是笔墨,线条,还是技法、造型上没有什么特色,和同时代的吴昌硕、齐白石艺术水平有很大差距,就算是和后来比他名气小得多的李苦禅相比也绝不在一个艺术层面上。

对于一个中国画艺术家来说,远离了神州九万里,没有滋养艺术的土壤,没有了生活,失去了创作源泉,试想他在反反复复描绘黄山秀美景色时只能靠图片、资料和依稀模糊的记忆去创作,去描绘,去润色。同样是以画黄山见长的画家黄宾虹常年居住在山上,饱览黄山的春、夏、秋、冬;风、晴、雨、雪,云卷云舒。兴起时迸发出灵感继而才能挥洒出有生命力的鲜活佳作,伴着黄山云雾从心底奔涌而出,所以张大千画黄山和黄宾虹相比就苍白得多。

关键词 : 
张大千  花鸟画  山水人物画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