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深度观察>
 
全部
 
“兰亭雅集”之书画史背景(2)
2014-12-02
编辑 : 雅澜
作者 : 美术报 何鸿
浏览次数 : 
东汉大吉山买地摩崖石刻(拓片) 马衡先生捐赠品 东晋王羲之(303-361年),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早年学卫夫人...

 
东汉大吉山买地摩崖石刻(拓片) 马衡先生捐赠品
 
  东晋王羲之(303-361年),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早年学卫夫人,草书学张芝,真书学钟繇,并博采秦篆、汉隶及六朝碑版之长。一变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有“书圣”之称。作品传有《姨母》、《寒切》、《二谢》、《丧乱》、《初月》、《快雪时晴》、《兰亭序》、《上虞》、《十七帖》、《乐毅论》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虽不为浙江人,但“会稽”一郡之“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吟诗,王羲之为诗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人生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33岁时的得意之作。如人们所评“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便成了中国书法圣坛。其“风流韵致”影响中国书坛1000余年。唐人张怀瓘《书议》评“二王”曰:“逸少秉真草之要,子敬执之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少。”唐太宗李世民虽不喜王献之书,但也承认:“自晋、唐以来从大令问津以迄于成者,代不乏人。”时人评献之曰:“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南朝]羊欣,《采古人能书人名》)“王氏”书风及其“王氏”一代的影响,诚如近人马宗霍《书林藻鉴》中云:“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与王羲之同一时期的谢安和贝义渊等也为浙江的书法增添了光彩。作为东晋政治家的谢安(320-385 年),官至侍中宰相,且是“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之一。辞疾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处。他的书法,如唐人张怀瓘《书断》评“学草、正于右军……尤善行书”。米芾称其“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 宋代曹之格辑《宝晋斋法帖》等丛帖中存有其遗迹。贝义渊,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朝梁书法家。工书,精严遒劲,笔势灵动。所书大字,带行书笔意,更为雄健。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赞:“贝义渊书《始兴王碑》,长枪大戟,实启率更。其碑千余字,完好者三分之一,尤为异宝。”贝义渊书迹有《梁始兴忠武王箫儋碑》,但碑文已残过半。
关键词 : 
兰亭序  兰亭雅集  书画史背景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