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深度观察>
 
全部
 
这不是我们的时代——美术馆馆长的任命与使命(2)
2013-02-21
编辑 : 雅蕾
作者 : 未知
浏览次数 : 
在美术馆发展道路的参照物与学习中,动辄便以欧美为例也常常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而望洋兴叹。作为有着相同语言体系的台湾却很少被真正地列入学习...

在美术馆发展道路的参照物与学习中,动辄便以欧美为例——也常常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而“望洋兴叹”。作为有着相同语言体系的台湾却很少被真正地列入学习的对象,无论政治环境多么复杂,美术馆馆长仍然始终只对美术馆负责。高雄市立美术馆现任馆长谢佩霓上任前便对未来的馆长职位做了专业性的界定与应有的态度。

高雄市立美术馆长谢佩霓是倪先生(倪再沁。编者注)培养出的第一代台湾美术馆专业的学生,谢小姐的上任是由民进党籍的高雄市长陈菊亲自邀请的。谢小姐在她的办公室向我介绍说,她跟陈菊的第一次见面,就提出上任高雄馆长的两个先决条件:一是高雄美术馆的空间不能被任何政党用作政治竞选和宣传场所,保持政治上的中立性;二是高雄美术馆不做任何官方指派或者权势人物说情介绍的展览,以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她没想到陈菊一口答应,并拜托她重振高雄的文化地位。[i]

不仅如此,在美术馆运营的思路上,谢佩霓有着“让艺术行销一座城市”的观点,对于美术馆来讲这个观点有着一个现实的考量——参观者,“一个150万人的城市,可以供养去年参观人数高达60万的美术馆,其中45%的参观者是外来的,这个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ii]美术馆与城市、美术馆与参观者之间的关系是美术馆工作侧重点有效参照,这离不开美术馆对所在区域的定位以及与参观者的研究,在闷头从事美术馆工作时,是否应该加以关注外界对美术馆的批评,如果“谁来批评美术馆?”都将成为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实现美术馆从展览为中心向以公众(纳税人)为中心的转换,如何吸收、面对、接受社会对美术馆运营的关注值得深思与研究探讨。

台北市立美术馆(简称:北美馆)近几年“麻烦不断”的遭遇不难想象将会是中国大陆美术馆业未来的经历与面对,在《破报》2010年1月21日陈韦臻《兼任文化殖民局的美术馆—2009北美馆策展规划与反弹》一文中有着详尽的介绍。北美馆拥有《艺术家杂志》2009年底评选出“十大公办好展”的前五名,台湾艺术界对北美馆的批评由“蔡国强泡美术馆”展览为导火索展开,主要质疑台湾文化政策、北美馆资源分配和商业操作。正如文章的标题,文中又以“北美馆艺术殖民加盟店”为分标题做问题阐述:

综观北美馆历次大型国际展,在所谓国际化与文化交流政策底下,无论是馆对馆交换展品或者直接引进国外大型展览,至少在台湾民众看见的多是一种直接移植搬进美术馆中的展览……我们知道了安迪沃荷、米勒、梵谷还有蔡国强,也像是走进了奥塞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庞毕度艺术中心,但我们却看不到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当前学术研究,更不知道当下各国艺术的真实发展现况。而愈多的民众冲着名气走入美术馆,则循环地继续豢养美术馆以参展人数和艺术家名声为办展依归的走向,连“十大公办好展”前五名(除了第四名方力钧由于不收门票费之外),根本就是2009北美馆参观民众总人数大排名。

文中还提及艺术家们的看法,王俊杰表示:“美术馆管理机制要去定义与国际接轨、国际化到底是什么。国际双年展某种程度也是大拜拜,如果是学术性的展览,你必须要让民众知道为何要引进这位国外艺术家……并不是这个人红就展这个东西。”陈界仁则对此表示:“台湾在做这些文化交流时,并没有询问专业的意见,文化交流首先必须是个知识的交换和流通,但在台湾则是商业操作……我们主动去办一个展览,深度到底在不在?”时任北美馆馆长的谢小韫亦专文回应,且于不久后离任馆长一职。外借艺术展至本土美术馆展览是美术馆发展的一个阶段,于《蒙娜丽莎》极为有限的外借历史中,在美国与日本都影响着公众对艺术的态度,甚至部分日本人因此而患上艺术的“巴黎病”。直至今日,包括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均有不同程度借展组织的专题展览进行,值得学习参照。如果我们将外借展览文化呈现方面工作的注意力拉回美术馆自身,我们需要加以衡量的以商业操作的外借展览对美术馆自身专业性的发展以及馆员专业性、技术性的塑造是否起到作用?在这种情形下,美术馆大多数情况下仅会作为展览场地来对待,虽然外展的前期考察的准备工作以及选定场馆后的标准验收工作,都会给美术馆做一次全方位的体检,但美术馆的配合方面也大多局限于此,在出借方工作人员的工作下,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展品及协同参与,更不用提独自完成。这样的展览当然可以在短时间内给美术馆带来巨大的名气与社会影响,但并非屡试不爽。作为美术馆的馆长更应该及早从这种简单粗放的展览模式中解放出来,突出主动性与专业性。在严重缺乏美术馆学等学科化建设与教育的情境下,美术馆应是美术馆从业人员培育与成长的最佳场所,谁是未来的馆长应该纳入现任馆长的工作战略之中,现任馆长对未来馆长及骨干专业人员的培养犹如外借展览对美术馆的影响一样,不然空坐享繁华,留下狼藉一片。我们自然不应拿一个美术馆是否借展来衡量其优劣,问题的关键在于展览的专业程度与知识的呈现,美术馆是否仅仅从稀缺程度与商业操作的便利来承接借展展览而放弃学术的考量将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中国大陆的美术馆在国外借展以及自我策划展览中的国外借展部分仍处于薄弱环节,这当然与陈界仁所说的知识的交换与流通——载体为藏品等——有关系。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这不是我们的时代——美术馆馆长的任命与使命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