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深度观察>
 
全部
 
中国画的迁徙与变革
2013-05-13
编辑 : 雅蕾
作者 : 未知
浏览次数 : 
中国画史,自唐末五代后,其实是一部山水画史,也是一部迁徙的历史。从唐朝首都长安,到北宋的汴梁,最后到偏安一偶的杭州。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种子,自此在大江东南的土地上生...

中国画史,自唐末五代后,其实是一部山水画史,也是一部迁徙的历史。从唐朝首都长安,到北宋的汴梁,最后到偏安一偶的杭州。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种子,自此在大江东南的土地上生长。

当北宋灭亡,原宫廷老画家,河南孟县人李唐流落到杭州,并在街头卖画时,画史悄悄掀开了新的一页。

李舟楫在《明朝那些画家》一书中认为,正是李唐开启了南宋画风变革的先声;至于杭州人夏圭的作品,正是此变革所收获的果实。而“南宋画派”对艺术史的贡献是巨大的,“正是因为南宋各家的南方化进程,才最终引发了元代山水画的革命,即所谓"艺术自觉"时代的来临。”

在《明朝那些画家》“董其昌”一文中,李舟楫以三幅画为例,来说明这种变革的过程。

一幅是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因该画有“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笔”隶书款,确知其作于北宋时期。此画以其巨大尺寸(188.7×139.8CM),“严谨细腻厚重的写实画风,满幅构图形式,使此图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与之前神宗时期宫廷主流风格李成郭熙脉系不同。李唐在《万壑松风图》中体现出严谨的写实作风,“这种画风,显然更接近关仝范宽了。”

另一幅作品,是李唐南渡后所作的《江山小景图》,尽管依然是写实风格,技法也无多大改变,但在坚硬的山石外,却露出了半边江河。与北宋时期《万壑松风图》的坚硬冷峻,密不透风相比,画面有了留白,彷佛打开了一扇窗。

在李唐另外一幅作品《策杖探梅图》中,“除了近处的小桥流水,两株寒梅,一人策杖而立外,旧时岁月的万山大壑,只剩下删除之后的大片空白,给心灵留出了自由呼吸的空间。”

从此,艺术语言笔墨一路狂奔,从夏圭的作品中,李舟楫认为“可以看到北宋山水画彻底南方化之后的归宿,由笔墨自由挥洒所引发的中国艺术的伟大革命,已然露出端倪。”而以此为起点,中国山水画开始了迅速的、彻底的,奔向内心的进程。

至此,中国艺术最具革命性的大幕从此缓缓拉开。这种变革的意义,正如印象派之于西方现代艺术,其本质正是艺术自觉的开端。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中国画的迁徙与变革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