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刘玉来:国画创作情感融入说
2014-01-09
编辑 : 蔡一碟
作者 : 人民美术网
浏览次数 : 
如果,不,我们还是使用假如这个字眼好。因为这与假设更直接些。假如一个人没学过怎样使用毛笔,自然他就更不会国画实际操作的技法了。但如果他买来国画的有关技法书籍来大看...

如果,不,我们还是使用“假如”这个字眼好。因为这与“假设”更直接些。假如一个人没学过怎样使用毛笔,自然他就更不会国画实际操作的技法了。但如果他买来国画的有关技法书籍来大看一番或十番百番的,请问,这时他再将他满脑子的玄的观念使用在国画创作中,能行吗?结果这就不用我来说了。此时不行的原因是因为他根本没法实际去操作!因为使用毛笔不单是在理论上明白,实际操作更为重要。世界上有不懂理论写得很好的,但绝无懂理论不会技法写画能入门的。看来艺术创作需要实而屏弃虚。

一个画者在进行创作时,必备的几个要素是:手头的笔墨操作技术,头脑中的构图、色彩安排能力。这是一般情况下要想画成一件作品最起码的条件了。手与脑的配合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自然也可以产生平庸的作品。这是因为我们上面所说的手与脑的配合是画的基本条件,它是可以产生作品,但究竟能产生怎样的作品就难说了。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仅凭这两样的配合顶多可以产生出具有形式美的工艺品,不可能是具有思想性的艺术作品产生,至于产生伟大的艺术品就更不可能了。由此看来要创作出具有思想性的艺术品仅凭手脑的这种配合还不成。还必须有能指挥以上两种单纯进行技术性描绘的主脑。这就是头脑中的意识。

意识主宰绘画者除了形成形式美以外,更重要的是创造出形式美以外的内容。艺术家与匠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艺术家需要意识的主宰,而匠人不许要意识来主宰创作。我们知道“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表现,都是实质和形式婚媾的宁馨儿,有实质而无形式则粗疏,有形式而无实质则空洞。”(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具体到一幅美术作品,如果只有形式美而缺少内容,自然会空洞;而缺少外在的形式美也会远离了美术。形成国画的形式美自然离不开手头功力,但若不使之空洞必不可少的则是在意识的主导下,将画者所表达的内容融进形式美中。

为此看来,主导人的意识与艺术家的创作极为密切了。那么服从于意识,被意识融入作品中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画者想表达的主体思想。我们这样说不免太空洞,其实我们常说的借物言情的“情”,托物言志的“志”就是那个“主体思想”。而艺术家与匠人在进行创作时的最大区别,或曰分水岭也就在这里。匠人注重的是工艺性,情志的表达被忽略;艺术家注重情志的表达,工艺性要为情志的表达服务。

社会是多元的,它不惟需要具有思想性的艺术品,对于工艺品同样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当我们强调艺术品的思想性时,并不否定工艺品的存在。从美的赏析来说,因为它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品格,社会上也确实存在着赏析的差异以及对单纯工艺美术的需要,为此,市场的需要也确定了单纯工艺品的价值。这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

几乎每个书画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摆脱单纯工艺性,进入抒写性灵的艺术创作的品位中。但这确实又并不那么简单易行。“托物言志”虽然道理明白不过了,但具体到实际创作中那个“志”怎样就能够被你选择的“物”表达出来,就很难了。之所以很难,道理有两个。先说其一。

孔子曾说过:“法语之言,能不从乎?改之者为贵;巽语之言,能不悦乎?绎之者为贵。”是说:大道理因为具有普遍的规律,谁都认可,但能改正自己不合规矩的,按大道理作的才是最可贵的;用柔和的语气劝说不守规矩者,他都会高兴接受的,但能真正思想自己毛病的才是可贵的。我们说孔子这句话的目的是说,几乎所有的书画者都能接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因为这是艺术创作的不二法门,是大道理,没有人会认为一件艺术品只有工艺外表内容空洞好。但当他们具体到自己的创作时,却大都将重点放在技法的施展上,懒得在思想性这里下工夫了。因为这确实很难。许多画者在技术上游刃有余,但在抒情达志上却举步维艰。其原因就是被惯性所捆绑。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书画者在本门都是从不会到会的。注意,这里说的“会”针对的是技法而言。在没有掌握技法时,抒情达意尚谈不到。所以大多数书画者养成了一个习惯,即在开笔前所思考的首先是怎样的构图,怎样的形象,并没有首先思考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即他们没有考虑自己将怎样去“以形写心”,怎样才能追求到国画本质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总之,怎样才能作到:表达自己思想,其后才谈得到具体运用什么艺术语言形式,以及如何运用。这里我们不妨举例来说明一下。

关键词 : 
刘玉来  国画创作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