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功甫帖》研究报告之再研究(2)
2014-01-11
编辑 : 佚名
作者 : 雅昌艺术网
浏览次数 :
当然,即便是专家,谁都有可能看错,可是,如果帖是新仿的,这几位赫赫有名的书画鉴定家,纷纷把一个一百多年的东西,都看成了近一千年的真迹,这...
当然,即便是专家,谁都有可能看错,可是,如果帖是新仿的,这几位赫赫有名的书画鉴定家,纷纷把一个一百多年的东西,都看成了近一千年的“真迹”,这种几率能有多少?
三、比较《功甫帖》拓本、墨迹本与“翁方纲”摹本的区别。

左为墨迹本,右为“翁方纲”摹本
在许汉卿的题跋里谈到“翁方纲”的摹本是从英和(清朝大臣、书法家)后裔处买来,可以认为与《安素轩石刻》的年代相仿。如果认为墨迹本也是双钩摹本,那或许时间还在翁氏摹本之后,而现在两本之间新旧现象判若鸿泥(见图3),这又作何解释?
钟凌论文认为“‘拓本’中非人工自然书写而莫名产生的石花、斑点、圭角、棱角状,以及石刻中不甚自然的牵丝、飞白、散毫、枯笔等运笔与笔触,出现在‘墨迹本’中。”
事实上,书法写出金石味道当是晚清碑学大兴之后的事,写出“石花、斑点、圭角”等等恐非墨迹本的书写者所能想到。对于《功甫帖》中笔法的一些瑕疵,如果作些联想,当是书写者行笔迟疑僵硬的笔病所致。

左为《安素轩石刻》拓本,右为墨迹本
另外,对于帖上的“图籍”半印,墨迹本上的字迹比拓本要隐晦的多(见图4),仔细辨识之下,当是古“图”字(见图5),其意高古,与明清印鉴中常见的字形(见图6)不同,非一般作伪者行径。如果说墨迹本摹自《安素轩石刻》,那拓本上除掉安仪周的印章只有两方“半印”,而墨迹本有四方“半印”,这足以证明《功甫帖》不是摹仿石刻本。

“图”字篆法

明清印鉴中“图”字举例
四、骑缝印“世家”是“二字长方形印”的说法并不准确。
在钟凌论文中提到“世家”这方印(见图7)的问题:“在‘墨迹本’中看到此印未见裁切痕迹,与右上端‘某某图籍’骑缝印不同,离原纸边缘尚有距离。”
关键词 :
功甫帖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图文推荐
高清推荐
书画论坛热帖
国画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