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人物观察>
 
全部
 
从木匠到巨匠: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人生与艺术(3)
2014-01-23
编辑 : 吕 晓
作者 : 中国艺术报
浏览次数 : 
守寂寞之道 ,开大匠之门 齐白石曾云: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见古今人之所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

守“寂寞之道” ,开“大匠之门”

齐白石曾云:“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见古今人之所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观天地之造化,来腕底之鬼神,对人方无羞愧。不求人知而天下自知,犹不矜狂,此画界有人品之真君子也。 ”这段朴实无华的话实际道出了齐白石一生坚守的人生观和艺术观。他将艺术看作“寂寞之道” ,从不贪慕功名利禄,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艺坛默默地辛勤耕耘。他广泛地学习古今画家的优长,转益多师,但不论学谁,都不丢掉自己的经验和个性。这位来自湖南楚地的画家,没有屈原式的浪漫气质,反而继承了湖湘学派重视求真务实的作风。从《芥子园画谱》到有名无名的前人画迹,甚至一些弟子或民间工艺品上的图案,只要有用便勾稿留存;他最讨厌那些“开口以宋元自命,窃盗前人为己有,以愚世人”的人,对于古代名迹,他没有收藏并反复临摹研习的爱好,他没有沉重的祖宗包袱,不曾被庞大的传统和派系观念束缚而变得谨小慎微,因此能够胆敢独造,开创独具一格的画风。他早年生活在乡间,中年“五出五归”遍游大半个中国,晚年虽寓居古都北平,但对于乡间风物梦寐魂牵,因此,他笔下的题材空前的丰富多彩,花鸟画充满赤子之心,天趣盎然且生机自得,人物画诙谑生动,山水画师法造化,别具一格……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生活的体验。齐白石将自己的乡土情怀与独特的文人气质相结合,既符合了20世纪艺术大众化的潮流,又没丢掉文人精英艺术的人文关怀,从而创造出雅俗共赏的艺术,取得了普罗民众与美术界专家双方面的尊重和喜爱。

(吕 晓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

齐白石画语录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于画。见古今人之所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观天地之造化,来腕底之鬼神,对人方无羞愧。

◎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画中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胸中,不要古人之皮毛在笔端。欲使来者只能摹其皮毛,不能知其微妙也。立足如此,纵无能空前,亦足绝空。学古人,要学到恨古人不见我,不要恨时人不知我耳。

◎作画须有笔才,方能使观者快心,凡苦言中锋使笔者,实无才气之流也。

齐白石诗草

《题寻旧图》

草庐三请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

《题友人冷庵画卷》

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世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

《往事示儿辈》

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

《略告以古今可师不可师者》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衰年变法自题》

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老把精神苦抛掷,功夫深浅心自明。

《逢梅兰芳》

记得先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呼姓名。

《题大涤子画》

绝后空前释阿长,一生得力隐清湘。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

 

关键词 : 
齐白石  人生  艺术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