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深度观察>
 
全部
 
徐悲鸿作品市面上真迹不足5% 画马眼有绝招(2)
2014-01-24
编辑 : 谢礼恒
作者 : 成都商报
浏览次数 : 
徐悲鸿最重要的油画没有被毁 吕立新在接受专访时,首次谈及关于徐悲鸿的一个世纪谜案。徐悲鸿最重要的60余幅油画作品本以为已经被毁,但目前看来,...

徐悲鸿最重要的油画没有被毁

吕立新在接受专访时,首次谈及关于徐悲鸿的一个“世纪谜案”。徐悲鸿最重要的60余幅油画作品本以为已经被毁,但目前看来,他们是落入了私人藏家手中并逐渐回流,出现在近两年的拍卖市场上,“它们没有毁掉,没有遗失,谢天谢地。”

为了支援抗日,徐悲鸿曾在南洋(现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义卖募捐。但日本人占领新加坡之后,“看到谁的家里边挂着徐悲鸿的画,都要杀头,当时很多人为了藏他的画,都把他的款儿(落款)撕掉了,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画,从新加坡回到中国的这些画没有款儿,就是当时撕掉的。”吕立新透露,徐悲鸿画过大约一百张油画,其中六十多幅最重要的作品丢在了新加坡,成了世纪谜案。当时徐悲鸿把这些画藏在新加坡一个学校的一个枯井里。“徐悲鸿和廖静文的儿子徐庆平、廖静文跟我说,他们都去新加坡找过,但都没有音信。但非常可喜的是,近几年在拍卖会上,(这些作品)陆陆续续地出来了。可见这些作品没有毁掉,没有遗失,还是落在了一些私人的手里。”吕立新提到,《奴隶与狮子》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油画作品,在这几年的拍卖会上已经出现了。

画鬃毛:

画鬃毛也是徐悲鸿先生的一绝,他画的鬃毛层次丰富、飘动飞逸。他首先做笔,用手把笔毛搓开,然后再蘸上淡墨画第一层,等淡墨干得差不多时再用焦墨画第二层,这样就达到了层次分明的效果。

画眼:

徐悲鸿在画完后会把宣纸垫在马眼部位,用手指使劲按一下,这样马眼看上去就会有立体感。

用墨:

徐悲鸿画画不用墨汁,他用的墨都是好墨研出来的,又黑又亮。研出来的墨比现在的墨汁质量要好很多,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如果这画是用墨汁画出来的,那就肯定不是徐悲鸿画的。

纸质:

尽管在用纸上徐悲鸿先生非常讲究,但由于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所处生活环境差,如抗日战争期间,用过很多质地粗糙的皮纸和高丽纸(过去百姓家糊窗户用的纸)进行创作,所以,不能因为某幅画纸张差就断然否定。同时期其他画家很少用这类纸。

题款:

徐悲鸿不喜欢在画上题太多的字,而且题款都在画的最边上,这样既不会破坏画面,同时又显得画面丰富。

最近市面上出来了许多有“静文”上款的画,可以说这些画都不是真迹,因为那些真迹都被廖静文先生捐给了国家,完好地保存在徐悲鸿纪念馆。

以伪作《马》为例,此画乍看很像真迹,却禁不住推敲:马的耳朵,明显长得靠后,右耳甚至挨到了脖子;马的眼睛往下垂,好像熊猫眼;肚子又明显偏胀;后面的一条马腿也画得超出实际长度。这些错误在徐悲鸿的作品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如何鉴别徐悲鸿作品真假?

吕立新:徐悲鸿笔下的走兽飞禽身体结构比例分配十分准确

与作品价格同样快速增长的还有徐悲鸿的假画。除了民间私下流通的徐悲鸿作品外,近几年拍卖过的徐悲鸿作品的数量就有5000件左右。那么,假画这么多,怎么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辨别徐悲鸿作品的真伪呢?吕立新道出了自己的“秘诀”:准确、有力。

“鉴别徐悲鸿的作品,首先要了解他的创作特点。徐悲鸿创作的最大特点是,准确。徐先生深得西方写实主义精髓,独钟写实,将西方绘画中的写实技巧与中国绘画的传统笔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近代画坛中西画法兼备的第一人,他的绘画笔墨精湛,结构准确。”

1947年,徐悲鸿给当时的小学生刘勃舒写过一封信,讲了自己练画的方法: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画马必以马为师,画鸡必以鸡为师。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铅笔或碳条对镜自写,务极神似。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所有得。

“总之,要想看懂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就要多看原作,慢慢体会。徐悲鸿的走兽、禽鸟类作品,在形象刻画上精细入微,眼、鼻、嘴、耳朵等都栩栩如生,身体结构比例分配十分准确,给人一种健壮、结实之感。在用墨上丰富多变,晕染极为讲究,黑白虚实处理得当,身体的体积与明暗表现极其充分,特别是在一些细小的关键部位,极见功力。”

徐悲鸿作品

拍卖大事记

关键词 : 
徐悲鸿  真迹  画马  绝招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