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书画赝品圈钱愈演愈烈(2)
2014-03-03
编辑 : 秩名
作者 : 大洋网-广州日报
浏览次数 : 
由此可见,金融资本与艺术品结合,是相当危险的。以前,企业家的资本介入艺术品市场,一场繁华春梦过后,企业家的流动资金全都化为乌有,企业玩完...

由此可见,金融资本与艺术品结合,是相当危险的。以前,企业家的资本介入艺术品市场,一场繁华春梦过后,企业家的流动资金全都化为乌有,企业玩完了。现在社会上又鼓吹金融资本进入艺术品市场,倒下的可就不单单是一两家企业了。

我想,艺术品质押、典当在国外确实可以做,因为人家的专家掌眼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而中国的专家们,无论是鉴定委员会的委员,还是市场专家,哪一个敢承担哪怕是经济上的责任?有一次,国家相关部门到上海开会,找了几家银行和部分艺术品专家,想成立一个鉴定机构,试点艺术品抵押典当业务。我也参加了那次会议,表示在我所擅长的青铜领域,可以做到别人抵押后不要的东西,我来接盘。而与会的其他专家,无论是收藏协会会长,还是博物馆研究员,没有一个敢做这样的承诺。我也听说过,中国最顶级的鉴定家之一,早年曾断定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是假的,后来某大公司从海外拿到内地上拍,他又改口说是真的,这其中难道没有猫腻?是钱还是权在起作用呢?还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砥柱铭》基本被国内外专家一致看假,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专家也持同样的观点。但前几年《砥柱铭》上拍时,这位专家忽然推翻自己以前的观点,看真了。说什么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东西没错。这样的专家,听起来好像很严谨,勇于自我否定,可为什么偏偏就是在作品要上拍时发声呢?而拍下了《砥柱铭》的王耀辉,现在已经因为涉嫌变相融资倒下了。

我始终认为,国家应该阻止金融机构介入艺术品市场。这并非危言耸听,金融资本要是断送在赝品上,不只是行长等管理者被抓,老百姓的钱蒸发了怎么办?难道靠国家印钞票来填补窟窿?

艺术评论家 朱其——

拍假造假无需负责 税收缺乏监督机制

为什么艺术品市场中用赝品来“洗钱”、“圈钱”的现象层出不穷?归根到底在于拍卖公司无需承担拍假、假拍的法律责任,税务部门对拍卖行也缺乏监管。

艺术品市场无非包括两大类:一是古代艺术品;二是当代艺术品。当代艺术品市场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人们对价格有一个心理承受底线,价格叫到一千万元以上,买的人就锐减了。因为从市场心理学上讲,这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承受度。可以看到,这两年当代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已经明显下跌。而古代艺术品,很少有真正的藏家介入,主要就是个“洗钱”、“圈钱”的游戏。

业内人都很清楚,无论是上拍的作品为赝品,还是委托人“做局”自己送拍自己举牌,都没有任何相关的法律条款对此进行惩罚。甚至很多时候,市场庄家就是拍卖行的股东,在自己的平台上操盘,相当于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既开赌场自己又参与赌博。本来这也是违规的,但中国目前并没有法律上的明确限制。

同时,国家在艺术品税收上也缺乏监督机制。既然一件书画作品拍到了几亿元,就应该按照这个成交价来缴税,假如能够做到这一点,“做局”者马上会受不了。而实际情况是,税务局不会在每次拍卖结束后就上门查税,而是任由拍卖公司报税。媒体则只要拍卖公司宣布一个天价诞生,就争相报道,也不跟进真拍假拍,哪怕事后被业内人士证明是假的,也很少有后续报道。凡此种种,都导致了一些人可以用书画赝品到拍卖行托高至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之后以此为抵押物到银行贷款或进行融资。这样,除了对社会经济造成破坏以外,对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道德观念,无疑也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法学家、律师 朱永平——

现行法律无明确指引和规定

艺术品市场之所以出现运作赝品“圈钱”的情况,主要是当下我们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存在漏洞。

首先是金融系统上的漏洞。资本的出借人没有真正法律上的授权,让其可以开展艺术品的抵押、担保业务。我们的《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对艺术品抵押这方面并没有做出明确的指引和规定。艺术品市场目前尚缺乏顶层体制设计和体制建立。

其次,资本出借人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艺术品鉴定程序,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的不完善给了书画赝品赖以生存的空间。本来,资本出借方必须有一批很专业的鉴定、评估人士为其把关,就像现在物业抵押有完善的评估机制和信心机制一样,如果有人拿一套房子到银行抵押,评估机制很到位,有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地产公司评估,还有司法鉴定机构评估。所以,对物业抵押,金融机构不必有任何顾虑。而艺术品抵押方面,可靠、权威的鉴定评估机构仍然缺位,所以才会出现“汉代玉凳”之类的事件。当下,很多金融机构将拍卖纪录视作抵押凭证,事实上,业内人士都清楚,中国的拍卖市场本身就不保真,也存在假拍的现象,所以拍卖结果并不可靠。

关键词 : 
书画  赝品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