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书画赝品圈钱愈演愈烈(3)
2014-03-03
编辑 : 秩名
作者 : 大洋网-广州日报
浏览次数 : 
再者,现在借款方常常存在一种赌博心理,想钻法律和制度的漏洞,蒙骗金融机构,蒙骗资金出借人;或者就是借款方和金融机构负责人互相勾结,在物业...

再者,现在借款方常常存在一种赌博心理,想钻法律和制度的漏洞,蒙骗金融机构,蒙骗资金出借人;或者就是借款方和金融机构负责人互相勾结,在物业抵押、信用抵押都没有的情况下,让借款方以书画赝品为抵押,个人金融机构的负责人收受好处,以损害国家或集体利益的方式来达到私人的“双赢”。

当然,尽管目前存在种种怪现状,我们仍要看到资本和艺术品结合积极的一面:艺术品本身确实是很好的抵押物,甚至比房产升值得更快,单纯的不动产抵押也已经不能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艺术品介入是有理有利的事。但要真正盘活艺术品市场,必须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确立起有效的鉴定、评估机制,保护资本出借人的利益,才能趋利避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北京某拍卖公司上拍的“张晓刚作品《小女孩》”,以180万元成交。但不久后,张晓刚在其微博上宣称该画系一幅“拙劣”的赝品。 

关键词 : 
书画  赝品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