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宋元以来中国绘画风格的异同和演变过程(2)
2013-06-22
编辑 : 雅蕾
作者 : 未知
浏览次数 : 
前段的理与后段的趣,正足以来总结陈淳、董其昌两人的风格是丰神秀逸,韵致清婉,此士大夫趣味也。 吴宏 (1615~1680年,江西金溪人,移居江宁,即今...

前段的“理”与后段的“趣”,正足以来总结陈淳、董其昌两人的风格是“丰神秀逸,韵致清婉,此士大夫趣味也”。吴宏(1615~1680年,江西金溪人,移居江宁,即今南京)所绘《草堂读易图》,近景的大树掩映着筑台架柱的屋宇,再上以“之”字路径深入中景,又加上远方绵延的山陵,这种景深的安排,使景物如在眼前,真是“高下大小适宜,向背安放不失”,这是“理之所在”。同为“金陵八家”的樊圻(1616~?字会公),其《山水图》画只署“钟陵樊圻”,画中乔木扶苏,一路蜿蜒,山峰层层叠叠推远,加以景深的处理,烟霭在望,或高远,或平远,或山石环抱,又是“高下不失”,如出一辙。

明清的时代变局中,八大山人(约1626~1705年)与石涛(1642~1707年)常被引为标竿人物。说到“墨趣”,自是以八大山人的《墨荷图》为翘楚。在画的造型中,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墨荷真是可以从容游戏其间。张大千(1899~1983年)的泼墨荷花,则是将此“具象与抽象之间”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近现代画坛,从理与趣的角度看,墨着缣素,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活墨有光,“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在色彩上,添加时用花青衬底,“淡而不薄”;如张大千《勾金红莲图》,艳而不俗,画面的整体色感在艳丽中显出沉稳。大千的泼墨荷花,将色、墨泼写兼施的技巧发挥到极致,被赋予了兴酣落笔摇五岳的雄秀之气象,使他笔下的荷花已超越了花卉的属性。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宋元以来中国绘画风格的演变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