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艺术收藏史上,古玩艺术品最活跃的城市无非是北京和上海。特别是十里洋场的上海,素有收藏半壁江山之称,会聚了全国各地的收藏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收藏。黄宾虹就是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员。他的收藏有着独特之处,收藏与研究并重,是古代绅士官僚收藏向近代学者型收藏过渡的典型。
黄宾虹在现代是作为一名山水画大师而著称,然对于收藏家、鉴定家、社会活动家的黄宾虹,却少有人提及。事实上,在重商精神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作用下,黄氏一生都非常关注古玩的收藏。鉴藏对于黄氏的绘画创作意义非凡,其个人鉴藏是跟他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密不可分、互为整体的。特别是其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形成,都与鉴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笔者将通过黄宾虹的家族收藏、古书画收藏、古印玺收藏等几个方面,深入剖析鉴藏对于其个人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不同时期绘画风格之间的内在关系。
家族收藏练就笔墨功底
黄宾虹的画学渊源、收藏喜好和思想情怀与他家乡歙县有很大的关系。歙县古称徽州,以徽商闻名。徽商“贾而好儒”,活动范围“几遍宇内”,尤其是在江南各地,向来有“无徽不成镇”之说。他们喜好艺术品收藏,是艺术品市场有力的赞助者。徽商的收藏喜好由来已久,早在明中期吴门画派崛起时,他们就已活跃在苏州地区的艺术品市场,并收购大量的字画。
此外,徽商还依靠发达的宗族制度,把部分藏品以家族承传的方式传之子孙,形成收藏史上特有的“世守”制度。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黄宾虹出生时的晚清。其父14岁时经商于浙江金华,失败之后携家返回故里,最终老死家乡。这一方面深深地影响了黄宾虹的重商观念。另一方面,其父继承了徽商儒雅之风,家中收藏有大量的古籍、古书画、古印章等。黄氏自孩童时就在这种艺术氛围中浸染,经常摹习沈周、沈庭瑞等人画册,尤喜董其昌、查士标之画,乃刻意研习不辍,故这一时期黄宾虹的山水画风格疏朗见白,古朴清逸,营造幽淡之气氛,被称作白宾虹。但从画面中还是可以看出用笔松秀灵动,线条老辣的特色。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