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书画鉴定过往录(2)
2014-03-03
编辑 : 秩名
作者 : 中国文化报
浏览次数 : 
持作伪说的包括高居翰、日本的中国美术史家古原宏伸、前克里夫兰博物馆馆长李雪曼等。高居翰列出14条证据,试图论证张大千不仅伪造了《溪岸图》,...

持“作伪说”的包括高居翰、日本的中国美术史家古原宏伸、前克里夫兰博物馆馆长李雪曼等。高居翰列出14条证据,试图论证张大千不仅伪造了《溪岸图》,而且伙同徐悲鸿、谢稚柳、丁羲元等伪造了《溪岸图》的收藏史,称此画是张大千最成功的欺世之作。

持“真迹说”的则有方闻、丁羲元和国内鉴赏家谢稚柳和启功,而持“五代北宋”说的则包括耶鲁大学教授班宗华、何慕文,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台北故宫石守谦,北京故宫徐邦达和杨新。各方均言之凿凿,真相在数十位专家的上百篇文章里越发显得扑朔迷离。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何慕文利用现代科技对《溪岸图》的材质进行了检测。红外X光摄影显示,《溪岸图》历史上经过3次装裱,他在论文中称,《溪岸图》绢面的经纬粗细和结构、色调、保存状态、修复方式及印鉴磨损与公认的北宋屈鼎《夏山图》相似,而与公认的张大千作伪的《藏林叠嶂》等画有巨大差异,为支持《溪岸图》是古画而非张大千伪作提供了证据。

《砥柱铭》疑团

2010年6月,在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会上,《砥柱铭》卷以3.9亿元落槌,加上佣金4.368亿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新的世界纪录。

不过,此后《海峡都市报》发表文章,称《砥柱铭》非黄庭坚真迹,而是明末后赝品。2010年7月5日,《人民日报》主办《文史参考》发表《砥柱铭八大疑团》等一组文章,质疑《砥柱铭》卷为赝品。至此,有关《砥柱铭》真伪的议论便此起彼伏。

台湾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傅申根据其35年来的研究成果,发表《从迟疑到肯定——黄庭坚书〈砥柱铭卷〉研究》,从文献资料、书法风格等多方面论证。尤其是通过《砥柱铭》是黄庭坚在被贬期间送给杨明叔的作品这一历史线索,加上《砥柱铭》与当时作品的风格基本一致这几点证据,大致确定作品完成时间为1101年左右,肯定《砥柱铭》为黄庭坚真迹。 

关键词 : 
书画  鉴定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