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启功 | 谈诗书画的关系(3)
2016-03-18
编辑 : 雅会
作者 : 未知
浏览次数 : 
2.共同的好恶:无论是先天生理的或后天习 染的,在交通不便时,久而蕴成共同心理、情调 以至共同的好恶,进而成为共同的道德标准、教 育内容; 3.共...

2.共同的好恶:无论是先天生理的或后天习 染的,在交通不便时,久而蕴成共同心理、情调 以至共同的好恶,进而成为共同的道德标准、教 育内容;

3.共同的表现方法:用某些语词表达某些事 物、情感,成为共同语言。用共同的办法来表现 某些形象,成为共同的艺术手法;

 4.共同的传统:以上各种习惯,日久成为共 同的各方面的传统;

 5. 合成了 “信号”:以上这一切,合成了一 种“信号”,它使人看到甲联想乙,所谓“对竹思鹤”、“爱屋及乌”,同时它又能支配生活和 影响艺术创作。合乎这个信号的即被认为协调, 否则即被认为不协调。

所以我以为如果问诗书画的共同“内核”是什么,是否可以说即这种多方面的共同习惯所合成的“信号”。一切好恶的标准,表现的手法,敏感而 易融的联想,相对稳定甚至寓有排他性的传统,本 民族(或集团)以外的人,可能原来无此感觉,但 这些“信号”是经久提炼而成的,它的感染力也绝 不永久限于本土,它也会感染别人,或与别的信号 相结合,成为新的文化艺术品种。

当这个信号与另一民族的信号相遇而有所比较时,又会发现彼此的不足或多余。所谓不足、多余的范围,从广大到细微,从抽象到具体,并非片言可尽。姑且从缩小范围的诗画题材和内容来看,如把某些诗歌中常用的词汇、所反映的生活加以统计,它的雷同重复的程度,会使人吃惊甚至发笑。某个时代某些诗人、画家总有爱咏、 爱画的某些事物,又常爱那样去咏、那样去画。 也有绝不“入诗”、“入画”的东西和绝不使用 的手法。彼此影响,互相补充,也常出现新的风格流派。 这种彼此影响,互成增减的结果,当然各自有所变化,但在变化中又必然都带有其固有的传统特征。那些特征,也可算作“信号”中的组成部分。它往往顽强地表现着,即使接受了乙方条件的甲方,还常能使人看出它是甲而不是乙。

再总括来说,前所谓的“核”,也就是一个 民族文化艺术中由于共同工具、共同思想、共同 方法、共同传统所合成的那种“信号”。

倪瓒《渔庄秋霁图》——题画诗为:“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诗中“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句点活了王云浦渔庄之景,那“凉”、“悲”之意又清晰地点出画家漂泊度日之心境。

倪瓒《虞山林壑图轴》——倪瓒诗曰:“陈蕃悬榻处,徐孺过门时。甘冽言游井,荒凉虞仲祠。看云聊异翰,把酒更题诗。此日交观意,依依去后思。”画虞山林壑,引依依后思,有效拓展了赏画者的想象空间。

 

四、诗与画的关系

我认为诗与画是同胞兄弟,它们有一个共同 的母亲,即生活。具体些说,即它们都来自生活 中的环境、感情等,都有美的要求、有动人力量 的要求等。如果没有环境的启发、感情的激动, 作出的诗或画,必然是无病呻吟或枯燥乏味的。 如果创作时没有美的要求,不想有动人的力量,也必然使观者、读者味同嚼蜡。

这些相同之处,不是人人都同时具备的,也 就是说不是画家都是诗人,诗人也不都是画家。 但一首好诗和一幅好画,给人们的享受则是各有 一定的分量,有不同而同的内核。这话似乎未免太笼统、太抽象了。但这个原则,应该是不难理 解的。

从具体作品来说,略有以下几个角度:

 1.评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两 句名言,事实上已把诗画的关系缩得非常之小 了。请看王维诗中的“画境”名句,如“山中一 夜雨,树杪百重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坐看红 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等著名佳句,也不 过是达到了情景交融甚或只够写景生动的效果。 其实这类情景丰富的诗句或诗篇,并不只王维独 有,像李白、杜甫诸家,也有许多可以媲美甚至 超过的。如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天门中 断楚江开”,《蜀道难》诸作;如杜甫“吴楚东 南坼”、“无边落木萧萧下”,《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诸作,哪句不是“诗中有画”?只因王维能画,所以还有下句“画中有诗”,于是特别取得“优惠待遇”而已。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启功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书画论坛热帖
国画论坛热帖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