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吴悦石——快意斋论画(2)
2014-08-11
编辑 : 雅澜
作者 : 吴悦石
浏览次数 : 
快意斋论画(三) 墨须久研,浓后方可使用。散之老人所谓熟字,不熟不用,不熟无精光,无墨彩,不熟无晕化之妙。生熟之墨用过便知其妙。 吴悦石...

 
快意斋论画(三)
 
    墨须久研,浓后方可使用。散之老人所谓“熟”字,不熟不用,不熟无精光,无墨彩,不熟无晕化之妙。生熟之墨用过便知其妙。
吴悦石 松壑流泉图
 
    墨宜轻胶泛紫光者为上品。轻研慢转,所谓“磨墨如病妇”。研墨之中别有妙想联翩,亦文房一乐也。今日之墨多为胶重滞笔,殊不堪用。
 
    四山摩涯刻石,康南海称之为“通隶楷,备方圆,高浑简穆,为擘窠之极轨也。”可谓极为推崇,余亦以为好。然好则好矣,初学者切不可为典范。如嵩高灵庙碑、吊比干、龙门二十品、二爨,易入荒腔走板之途,贻误大好年华。
 
    何为好画?久看久新,寓目不忘者,能历久弥新方为名作。
 
    中国画易学难精,故可染先生有“七十始知已无知”之感,但是提笔挥毫时可以畅神,所以写字画画是一项非常普及、历史悠久的独特的艺术活动,也是中华名族精神传承的一部分。
 
    鉴于画坛现状,近二十年耳中不绝改革创新之口号,或穷途末路之篇章,至若中西和壁、洋为中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二十年乃历史之一瞬,不出大家乃事出有因。身为国人要有定性,有胸襟,要有大肚量,更要有自信。有些事要促迫,有些则不能促迫,多一点耐心。近五十年舍本求末,亦事出有因,此乃综合课题,不议为好。大家不是培养出来的。如若山林之人志行高洁,特立独行,笔墨老到,学问深时,亦难入培养之列,此为故疾也。看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今安在哉!画梅乞米之人又安在哉!雅人远遁,恐怕只要给米什么都画了。
 
    成功画家应先是思想家,思想境界高下有别。否则徒事丹青,矻矻穷年,也只是画者,而不知画为何事。所谓读画卷以发之,广见闻以扩之,于思想者乃方法而已,于无思想者乃方向或终极追求。
 
    文王拘而演周易,所谓多难兴邦,太史公之论大矣!如今广厦豪宅,锦衣玉食,难有真性情。故难有传世之人,亦难有传世之作。后之视今,不知作何解释。
 
    人贵能静,静后能思,思后能得。亦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每临大事有静气”,皆言一静字。
 
    画贵有静气。悬之素壁,韵味悠长,怡情养性,神气存焉。
 
    洪亮吉、孙星桁,钱坫辈以篆书享大名,书学李阳冰“谦卦碑”,专以瘦硬为宗,为求形似,烧毫,磨毫以求之。工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虽不高明,亦无过错。
 
    现代书画家中亦有修毫以求奇妙者,如郭风惠、程十发,均有绝佳之韵味。此道非人人可为,无能者为之,则污人眼目,是则为非。
 
    邓完白书上追秦汉,一扫清初沉闷气象,李兆洛在《养一斋文集》中云完白山人书法“真气弥漫,楷则具备,其手之所运,心之所遇,绝去时俗”。所谓时俗乃应试之馆阁体。余赏其“真气弥漫”四字,字字千金,是法,亦是理。
 
书    画虽小道,莫以小道论之。倘能成教化,助人伦,名德垂于丹青,固然可喜。如案头挥毫,退可以自娱。自娱娱人,亦不可作颓唐之笔。风骨照人,则需有正气。今日提出此议,似乎要做大题目,非也。世上已议论多多,眼中之物烦杂,不得不提。
 
快意斋论画(四)
 
    赵吴兴云:“俗子朝学执笔,夕已自夸。”赵吴兴七百年前之叹,正如今日之画坛。此乃人性使然,不足为怪,不要庸人自扰。亦如千年前孙过庭所云“古今同弊”而已。孙过庭慨叹书法一道“去之滋永,斯道愈微”,又云“古今阻绝,无所质问;设有所会,缄秘已深;遂令学者茫然莫知领要,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往昔执笔一法,甥舅之间都秘而不传,何况粉本与技法,更视为传家之秘。今日已无缄秘之虑,典籍图书,技法抉微,资讯展览,极为发达。愈发达愈令学子目迷五色,无所措手矣。只是大有“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为何不能成功,画理、画法、画论出了问题。下士闻道,大笑而去,识者扼腕,唯有叹息。
 
    前则曾论及磨墨,磨墨一法不可小看。磨乃砺也,千磨万转之中,性情、思想、学问都会随磨随出。俗语“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怎么磨,何为功,如何成,都在磨砺之中找答案。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吴悦石  快意斋  论画  画论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书画论坛热帖
国画论坛热帖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