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吴悦石——快意斋论画(4)
2014-08-11
编辑 : 雅澜
作者 : 吴悦石
浏览次数 : 
快意斋论画(六) 近世印学必论刀法,曰某家冲刀,某家切刀,某家钝刀,实不若师曾先生云:刀法皆江湖门面语耳!亦如画法,名家一出,画法一变,...

 
快意斋论画(六)
 
    近世印学必论刀法,曰某家冲刀,某家切刀,某家钝刀,实不若师曾先生云:“刀法皆江湖门面语耳!”亦如画法,名家一出,画法一变,画成法立,后之学子,则奉为家数。所谓“道法自然”才是一句无上受用的真话。故而切冲自如,横竖如常。画家皴法亦如是。随心就势,妙造自然,胆敢独造,则成就一人家数。抱石先生以旷世之才,画成法立,后人以姓氏为皴法立名,唯先生一人而已。前人有长笔披麻皴、短笔披麻皴、乱柴皴、解索皴,合而为之放笔直刷即可成势。抱石先生皴法则刷画法,前人之借鉴在即,人人都可以学习,然胆识不同,成就各殊。后之学子苦心钻研笔墨技法,以求别开生面,岂不知更重要之修养和历炼则在画外。
 
    学子问学多问法,不问理,何耶?法易理难。法易懂,理不易真懂。作画时法易施之纸上,理则难于化诸笔端,故先贤告之后学,先明理,可不妄行。
 
    友人来访,问看画之法。余曰:简言之,有看画三要,试言之如下:
 
    一曰首重画品。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可以没品。要有德行,高雅而不能低俗。古人常把人品和画品联系在一起,“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就是经典口头禅。故而说中国画包涵深厚人文精神,是讲究情采,讲究气节,讲究品德之艺术。
 
    二看气韵。画悬素壁,无论山水花鸟或人物等,也无论工细或野逸,更无论繁密或简洁,一眼看去,气韵天成,笔墨生动,有扑面而来之势,这是气韵之张力,也是好画之印象。气韵也非泛泛空谈,是依托笔墨,作画时之随机生发,忘我之状态,和如有神助般之精神畅想,能体味此番境界,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三论笔墨。识者论画,画品和气韵先天而成,可以说有一定之道理,但是,余以为先天论者有些偏颇,岂不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烟云供养、笔墨熏陶,气质变化也未可知。大抵笔墨是法,笔墨则可以学而知之。笔墨之变化莫测,如花雨飞堕,归结起来,大凡用笔有正、侧、顺、逆,横涂竖抹,拖泥带水,渴染干擦,一法至,万法通,进一步说,所谓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而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施之于毫素,变化于笔端,心手双畅,神韵顿生,故而说中国书画能通神妙之境,并非虚妄之言。
 
    看画之时要不唯名,不唯上,以画论画,切忌人云亦云。品鉴书画是精神享受,要学历史,要有历史观,知道名家之成就,承革之轨迹,届时方能不乱方寸。
 
    少年时读书,见王麓台“笔下金刚杵”,王石谷“笔力能扛鼎”,无限仰慕,亦不知如何学法。待与时俱进,方知非以力学,力不能得,而以气行,以气得之。以力行则粗疏霸悍,以气行则精光内蕴。
 
快意斋论画(七)
 
    传统京剧表演,一桌一凳可以变幻无限空间,跟随人物与剧情之变化而变化。比如,演员手执马鞭,在舞台上跑个圆场,剧情中已到千里之外,虚实运用出神入化。演员之演出空间与观者之无边遐想共生。演员畅快淋漓之表演,与观者如醉如痴之共鸣,确是艺术手法绝妙运用。现今不同,京剧中多用布景,背景花里胡哨,既无想象,又十分促迫,真像四合院中之私搭乱建。不知观者变为阿斗,抑或演员变为教师。岂不知“虚实相生”、虚实互换,或虚实互为表里。如今越做越实,活处越来越少。善于用虚,则处处精彩。前人说实处易、虚处难,用功之处今人多半忘怀。看目前中国画亦如是,举目所见令人窒息。
 
    八大山人曾于整纸之上画一尾游鱼,只此一尾而已,然千里烟波之势已成,孤独徜徉之态顿生,无依无助之情立现。此是情、是识、是胆,是虚实之妙,是生活之经典,亦绘事之经典。经典久违,故此感言。
 
    老舍先生曾以“蛙声十里出山泉”句,请白石老人作画,老人遂以乱石流泉,泉中数尾蝌蚪顺流而下,不画蛙而令人自生遐想。画外之意从几笔远山中沿溪而出,画面丰满,墨块与线条互用,极尽笔墨之能事。与八大山人游鱼不同,此又一种虚实大法,从千年文化传统之中,活化得如此神妙。绘事传承,文化精神,时人当从中领悟几多。纵观今日之画坛,余音绕梁之叹,已成绝响,绘事凋零可见一斑。
 
    包安吴曰:“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有据,故拟与察皆形质中事也。”书画中之神妙不可名状,故曰难名。书画中之能事可以历数,故曰目遇可以辨析。
 
    王右军作草如真,作真如草,观兰亭、十七二帖可见端睨。包安吴云:“可为百世学书人立极。至若书写时用意飞腾跌宕、筋摇骨转、无一笔板刻,然其用锋洁净、又悉归平正。”此言浅意深,座右常记,当有俾益。
 
    康南海一介书生,以公车上书号召天下,成一时之领袖,从者如云。唯其经学与书法可称大成。观其万木堂藏画目录,晋唐名迹,如颜、陆、张、展、荆、关、董、巨;乃至大小李将军、吴道子、王右丞等等,无所不包。然细审之,则多为赝品,民国时已成笑柄。余尝自寻解释之法,却百思不得其解。以康氏之修为,所著《广艺舟双楫》称誉艺林,读者无不为其学识所折服,不知其于中国画缘何一窍不通。纵观其论述,其一推崇唐宋,因徒见唐宋多鸿篇巨制,高山大壑,精细入微,遂以为好。宾翁所谓唐画如椎碑、宋画如缂丝,方是真正懂画之人。其二推崇西画,贬斥国画,是其真不懂画也。康氏此类言论甚多,勿庸引述。五四时代风气使然,一时名人大多如此。然以康氏之学识,于中国画一门,能如此浅薄,实在匪夷所思。余曾从诸多画坛前辈交游,于绘事都有见识,成就斐然,只是于赏鉴一事没有眼光,然不懂赏鉴者终难成透网之鳞。理论上头头是道如康氏者大有人在。
 
    书画鉴赏本应画家余事,只可惜几十年之教育,物换星移、人事皆非,能于画前品鉴优劣、立断真伪者寥若晨星。更有耄耋老者,不识真伪却信口雌黄,贻笑天下事小,业界羞耻事大,故有如是说。后之来者,余曾见董寿平先生后人董良达、龙口人范存刚独具只眼。
 
    眼下美术刊物空前繁荣,国内刊号、国外刊号、甚至于无刊号,令人目不遐接。翻阅之后,其内容大同小异,都是甲刊发罢乙刊发,令人无奈。有数家刊物倩余出一良策。余曰:“无,顺其自然。”因为实不易为,做好更不易。讲明做刊物要自负盈亏,也就顾不得许多。如问君责任何在?答,只在眼前生存。有心弘扬大法,只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余欲言又止,唯有叹息。
 
    余曾见许多青年画家身手不凡,才情胆识俱臻上乘,倘能恪守中正,化古为今,潜心涤虑,默默修为,他日之发展不可限量。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吴悦石  快意斋  论画  画论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书画论坛热帖
国画论坛热帖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