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讯>综合评论>
 
全部
 
后现代主义会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么(4)
2013-01-30
编辑 : 佚名
作者 : 未知
浏览次数 : 
5,美国是中国的老师 美国是中国的老师,对比之下,美国比之中国具有许多现实层面的优势。一直以来,美国都是中国的榜样和现代化的参照物。毫无疑...

5,美国是中国的老师

美国是中国的老师,对比之下,美国比之中国具有许多现实层面的优势。一直以来,美国都是中国的榜样和现代化的参照物。毫无疑问,大多数中国人都希望中国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像美国一样强大、自信、公平、人们普遍富足、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但中美两国的历史和背景差异较大,就像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所说,即便美国和欧洲,由于其内在结构性的差异,各自现代化的方式也截然不同。换句话说,没有一种“现代化”的方式可供现成地照搬和模仿。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历史无法被切断。这就比如,由于文化内在的“独特性”和差异,现代化无法像外科手术一样通过简单地“移植脑袋”的方式来实现。对于一个延续了数千年、需要克服历史“惯性移动”的农业国家,现代化即是“脱胎换骨”的改变,也并不意味完全西方化,这一点是客观的事实。中国以美国为榜样,希望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国家,但中国必须从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建立自己的现代价值理念及并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中。作为学生,中国对待美国的态度:该学习的学习;该敬仰的敬仰;该质疑的质疑;该批判的批判。

我个人始终认为,二战之后美国艺术对全球的影响力,其真正具有持久文化价值的并不是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尽管它确实全面实现了美国的文化霸权),而是格林伯格推动的抽象表现主义(现代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也正是二战后美国开始独立思考自身的文化身份问题,逐渐建立独立的文化影响力的时期(中国当下所面对的文化问题,寻求确立自己独立的文化价值,大致相当于美国的这一时期)。正是抽象表现主义摆脱了美国在文化上作为欧洲学生的地位,第一次确立了美国不同于欧洲的独立的文化视野与价值观,展现了比之欧洲更加活跃的突破边框的创造力、美洲充满野性的文化、恢弘的气魄、从欧洲继承并发展的自由及批判的理念、永不停止的开拓精神与当仁不让的决心。欧洲是美国的老师,但美国并没有因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6,中美对于世界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互为平衡的力量

中国,从三千年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金融社会转变,其部分农业文化的特征仍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其中包含着积极与消极的因素。对中国自身的发展而言,它需要一个外在的平衡者。换句话说,美国不仅是中国的老师,而且也是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外在平衡与制约力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丧失了其发展的“主动性”。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国是最向往,也最容易产生亲近感的国家。中国人对美国所产生的好感要远远大于对它的排斥。

同样,中国也是美国最重要的外在平衡力量。失去外在制衡力量,美国也会是自身过度扩张行为的受害者。今后20年世界在向“后美国时代”多元格局的转变过程中,中美之间如能加强基本的互信与合作,将一起成为维持世界平衡与稳定的最为重要的力量。

7,对于未来的判断

从历史上看,美国算是一个比较“温和”的霸权国家,世界现存秩序与规则是美国主导下建立的,美国也最大的获益者。而中国也是在此规则下获得的快速发展的机遇。也就是说,双方都不希望世界现存秩序与规则发生急剧改变或失去控制,这并不符合双方的利益,双方之间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在历史的转变之际,尽管中美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但两者基本保持了理性,出现严重对抗的情况不大可能。从根本利益出发,双方在未来加强合作不可避免。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商业国家,其历史思维的惯性一直是理性和务实的。美国在未来20年的战略思维和意图在不同的文件和表达中体现的很清晰,并无矛盾之处。换句话说,美国对中国的态度:限制、竞争加合作,并不难把握。而中国在过去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个静态农业国家,并没有表现出“扩张性”,简单地说,在文化特性上中国是一个“温和、保守”的国家。概括起来,与其说美国担心与中国之间的竞争,不如说,在全球力量的平衡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之际,美国更担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滑向另一种“极端”。“全球化”带来的一个积极的结果,就是各国之间在经济等各种利益上变得纵横交错,相互捆绑在一起,从而使气候、环保、资源、核威胁、世界安全变成所有国家共同面对、刻不容缓的问题。大国之间、不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根本对抗性的零和游戏,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以最近的欧债危机和金融危机为例)。某种程度上,“全球化”的发展对各国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制约作用。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后现代主义会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么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Copyright © 2012-2014 YueYaa.com 月雅书画中国 版权所有